除了“打卡” 还有多少“病毒式传播”需清理?

(原标题:半月谈微评:除了“打卡”,还有多少“病毒式传播”需要清理)
背单词、学口语、练阅读……每天早上或晚上,朋友圈“打卡式”学英语成为很多小伙伴的日常仪式。但是,以后这种“打卡式”学英语有可能要在朋友圈消失了。5月13日下午,微信发文通报称,多个英语学习公众号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行为违规。
打卡学英语APP一般都是收费的,持续打卡并分享到朋友圈若干天就可以返学费或是拿到打卡阅读过的几本书。只有完成打卡,才能赚回学费。商家为了谋取利益,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借打卡为由头使受众接受他们的传播内容,以此来达到营销目的。这种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强制性的病毒式传播,破坏了朋友圈的正常体验,对别人形成干扰,挤占了手机屏幕上宝贵的眼球资源。作为商家机构,想扩大影响、增加流量无可厚非。但是,应该提倡主动的口碑传播,而非被动的病毒式传播,这样才能降低营销行为的负面效应,让受众打心底里接受,从而提升品牌形象,实现品牌价值。
当前,充斥太多商业行为的朋友圈确实需要净化,禁止打卡式学习可能只是一个开始,类似的病毒式传播还有许多。当然,禁止打卡不等于禁止学习,何况打卡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促进人们的学习,但又会让很多人为打卡而打卡,违背了学习的本质。作为爱学习的你,应该知道打卡终究只是形式,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重要的是最后能学到多少!(半月谈评论员:王静)
实习编辑:兰金双
责任编辑:潘程

浙江教育厅发布近视防控意见:严控使用APP布置作业

4月22日,浙江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基础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要求中小学取消一切形式的集体文化补课,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严控使用APP布置作业。

  《意见》提出,到2030年,实现浙江省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和近视程度明显下降,高度近视发生率显著降低,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以内,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近视率分别下降至38%、60%和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到25%以上。

  为达到该目标,浙江省要求发挥学校在近视综合防控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和强度,增加户外活动、课外活动和体育活动时间。

  《意见》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寄宿制学校要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加强考试管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控制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中小学取消一切形式的集体文化补课。

广告
  此外,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擅自带入课堂。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严控使用APP布置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浙江省教育厅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曾提出严禁使用APP布置作业,引起广泛讨论。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对学习类APP较大影响,尤其那些提供作业分发和批改等服务的APP将面临业务转型。但在《意见》正式出台时,浙江省将“严禁”改为“严控”,为相关APP留下了“一线生机”。

  自去年起,学习类APP在中小学校的使用已被纳入监管。2018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各地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按照“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双审查”责任制。未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教师不得随意向学生推荐使用任何APP。

  新京报记者 冯倓秋 编辑 潘灿 校对 张彦君

西安一培训机构违规组织小升初考试?官方:已关停

针对有家长举报培训机构“奥达教育”违规组织小升初选拔考试一事,4月22日,西安雁塔区教育局一名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由于举报人是在违规考试后举报的,教育局无法掌握充足证据,“如果考试收费了,那就涉嫌诈骗,建议家长们事后向公安部门报案。”

据西安一学生家长蓝先生反映,今年1月,“奥达教育”违规组织小升初选拔考试作为西安市铁一中滨河学校提前录取学生的依据,他向教育部门进行了举报。

之后相关方面作出回应,教育部门称被指作为考场的“奥达教育”培训点为无证经营培训机构,已关停;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则声明:学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未向任何培训机构授权或合作进行相关考试。

蓝先生还称,被举报人通过中间人让他“不要再闹了”,怀疑自己的身份被泄露。对此,雁塔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澎湃新闻称,因为牵涉到退还考试费用,所以教育局曾和举报人沟通过,向被举报人给出了举报人的信息,保证其收到退款。

家长举报:有机构违规组织小升初“点考”

西安市民蓝先生(化名)告诉澎湃新闻,今年1月12日,他从女儿的家教岳萌(化名)处得知有西安市铁一中滨河学校小升初“点考”的消息,他通过该家教向培训机构“奥达教育”提供了报名信息,包括参考学生姓名、学校、父母姓名、单位、电话、身份证号等,并交了300元考试费。

1月13日上午,蓝先生带孩子前往西安雁塔区曲江池西村的一家“奥达教育”培训站点参加考试。

蓝先生称,考试前,他在前台扫码加入了一个名为“2019小升初政策交流群”的微信群。

据其提供的群聊截图显示,当天10时30分,群主、“奥达教育”相关人员“Ren”在群内发布多条通知和说明,通知各报名老师收集参考学生和家长的个人信息之外,还要求家长准备学生的电子版照片,标上名字和座位序号,发送至一个邮箱。

西安的夏女士(化名)称,她和蓝先生一样也在群内,她通过好朋友孩子的课外补习教师知道了这次“点考”,抱着“试试”的心态,带孩子参加了考试。

“碰到了不少熟人,孩子都在那儿考。”她说,“现在家长都跟无头苍蝇一样,只要有个信息就去(考)了。”

和蓝先生不同,夏女士称,在此次考试中,她交的考试费用是200元。她回忆,孩子考试时,上百名家长在场外等候,考试没有固定座位,语文和数学是一张卷子,约进行了2个小时,“孩子的反馈是有些难度”。

蓝先生称,考试后有家长在群内询问考试结果。“Ren”在群内表示:以学校通知为准,没有通知的就是没有提前录取了。

2月28日,“Ren”发了一条招生消息:铁一中滨河小升初定向培训班近日即将开班,内容是针对铁一中滨河面试题库精选、押题、模拟训练,另外开设铁一滨河特训班。

3月30日,“Ren”在群内告知:部分家长反馈已接到学校通知。这让群里“炸了锅”。蓝先生和夏女士等多名家长表示未接到通知,有家长在群内提出“成绩为何没有发送”“录取比例是多少”等疑问,还有家长在群内质疑这次考试是场欺骗。

“大家都在问,但群里没有人出来说自己被录取了。”夏女士说。

对于家长的质疑声,“Ren”回复:掐尖考试本就不是正常的考试,各个学校对于这类考试也有自己的安排,希望家长理解。“有强烈异议的家长,请把孩子名字留下,以后政策不予通知。”

“Ren”在群里向家长解释。“Ren”在群里向家长解释。

蓝先生称,到了今年4月3日,他发现“奥达教育”又要组织一次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的“点考”,这次,他选择向教育局举报。

教育局:培训点无资质,若收费考试可能涉诈骗

根据蓝先生提供的微信截图,4月2日17时许,“Ren”在上述“2019小升初政策交流群”中发布通知:“小升初意向滨河的家长请速与我联系。(私下添加好友沟通)”

“Ren”告知:4月3日有一场铁一中滨河校考内招,考点就在滨河校内。“Ren”告知:4月3日有一场铁一中滨河校考内招,考点就在滨河校内。

蓝先生添加“Ren”好友后,“Ren”告知他:4月3日有一场铁一中滨河校考内招,人数有限,报名费300,考点滨河校内,需要发送孩子资料。

蓝先生认为,1月13日那次考试后多数家长未接到任何信息,时隔3个月后的这次考试不可信任。

4月3日上午9时许,蓝先生向西安市教育局以及12345市民热线对这两次考试进行了举报。

蓝先生称,西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他,任何校外培训机构组织的提前录取考试,都是违规、欺骗性的假考试,会立刻派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所属的灞桥区教育局调查。

根据群聊记录,4月3日上午9时,“2019小升初政策交流群”还有新人入群,当天下午2时许,该群即被解散。蓝先生及夏女士称,群里的人数最多曾达到200多人。

4月22日,西安灞桥区教育局一位晏姓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称,4月3日接到举报后,教育局工作人员随即前往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检查。大约中午11点10分左右到了学校,去的时候没打招呼,连校长都不知道,“我们直接把车开进学校,实验楼、宿舍楼都看了,没有发现考试现场”。

另一方面,西安雁塔区教育局一名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4月初接到举报后,已经前往位于曲江池西村附近的“奥达教育”培训点执法。经查,该培训点为无证经营培训机构,没有任何办学资质,已经让对方关停。

雁塔区教育局另一名相关负责人称,现场检查时,对方正在拆牌子,准备搬家,无学生在内,但由于教育局没有处罚职能,即使对方无证办学,违规组织考试,对其负责人没办法追责和罚款。“违规收费,就让他给家长退费。如果(搬了)还继续在我们辖区,就去查。”

该负责人还称,由于举报人是在违规考试后举报的,教育局无法掌握充足证据进行查处。他说,“今年具体升学政策还没有出来,有没有面试还说不清,但肯定没有考试这一说。如果考试收费了,那就涉嫌诈骗,建议家长们事后向公安部门报案。”

当被问及涉事家长在上述考试中付出的费用如何退回,他回应,还未接到其他家长的退费投诉。不过,夏女士告诉澎湃新闻,她和朋友已经收到了退回来的考试费用。

此外,上述灞桥区教育局晏姓工作人员介绍,“奥达教育”在铁一中滨河学校家属区也有一个托管点,只在席王街办备案,而没有在区教育局备案,因此也不具有教育培训的办学资质。近日区教育局去检查时发现,该托管点内没有学生,房屋正在改造。

蓝先生称,这是“奥达教育”1月组织小升初考试的考点。蓝先生称,这是“奥达教育”1月组织小升初考试的考点。

奥达教育”是谁?学校曾两度否认与其合作

由此,西安民办名校铁一中滨河学校被卷入“联合培训机构违规组织提前考试”的质疑之中。

2018年12月3日,西安市教育局发出《关于严禁义务教育民办学校违规招生的通知》,其中强调,民办学校严禁自行组织或联合社会培训机构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

2019年4月3日,蓝先生举报当天,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学校严格按照市区教育部门有关民办学校招生的相关规定执行,并未组织任何相关考试,也未向任何培训机构授权或合作进行相关考试,请广大家长朋友不信谣、不传谣。

澎湃新闻搜索发现,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被与“奥达教育”联系起来已不是第一次。

2017年11月,西安铁一中与铁一中滨河学校联合发布《声明》称,学校从未开办任何教育培训机构,从未与“奥达教育”“西安奥达铁一滨河教育**学校”等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凡上述培训机构涉及有关学校招生、就读等信息发布均系其单方面行为。

4月5日,陕西奥达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在《华商报》上发布的《严正声明》,称公司从未以“奥达教育”为名称注册任何培训机构,也未与任何它方单位联办任何培训机构,任何“奥达教育”的培训均与该公司无关。

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理事长王发友为陕西奥达集团董事长。“天眼查”信息显示,王发友是陕西奥达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另据蓝先生介绍,他家孩子的家教岳萌通过微信告知他,一名自称来自“学而优教育”培训机构的李姓老师称,“学而优教育”与“奥达教育”为合作关系。

微信对话中,这名李老师多次称,“奥达教育”组织的考试西安市铁一中滨河校区知晓,也共同参与,为真实可靠的合法性考试;其还称“奥达教育”在教育局系统内“有关系”—— “教育局查过来了,多亏我们还有关系,要不然直接把我们给关门了”……

而对于李老师有关“奥达教育”在教育局系统内“有关系”的说法,上述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的雁塔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肯定不存在”。

举报人称信息遭泄露,教育局:为退款给出信息

举报“奥达教育”后,蓝先生称他并未松下一口气。他称,他举报的信息以及前往雁塔区教育局反应情况的经历,遭到泄露。

蓝先生称,4月3日致电举报后不久,他接到西安市教育局纪检组的来电回访,工作人员表示将尽快处理此事,并征求其同意进行实名举报,他则提出,要求保护举报人的个人隐私。

蓝先生称,他举报后,“学而优教育”的李老师通过家教岳萌与他沟通。他提供的与岳萌4月8日的聊天记录显示,李老师称,被举报人已知晓蓝先生的举报行为,并贴出蓝先生及孩子的姓名、电话、所属学校等信息。

蓝先生怀疑自己及孩子的隐私被泄露,担心正值升学关键期的孩子将受到区别对待。“孩子本来每天都自己回家,但现在我担惊受怕,只能每天接送。”他说。

蓝先生称,4月8日,他再次联系西安市教育局,提出“查明泄露举报人信息的教育局工作人员”的诉求,相关负责人回复马上调查。

10日下午,他通过岳萌再次得知,李老师再次表示“不要再闹了”。

4月17日,蓝先生致电雁塔区纪检组。他说,一名办公室干事称,领导在区教育局内部人员中逐个谈话,并未发现泄露信息的情况。

不过,蓝先生并不认同这一说法。他表示,为保护举报人信息,就算是退费,也可以先退还给教育部门,再转交给举报者。

4月23日,陕西渭临律师事务所张春林律师向澎湃新闻表示,举报人实名举报后,行政机关对于举报人的身份信息应予以保密,即产生了行政机关的保密义务。行政机关无论以何种借口将举报人的信息向被举报人透露,均构成行政违法,造成投诉举报人损害的,举报人可以提起行政赔偿。

4月24日,蓝先生对澎湃新闻称,其认为考试的合法真实性存疑,因此向教育局进行了投诉征询。他不会因为此事的发生,要求相关部门和任何学校对孩子上学进行特殊照顾,仅希望有关部门严查违规考试的组织者,打消他心中的顾虑。

六部门联合发文:禁用“近视治愈”等宣传用语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发文,要求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加强监管,禁用“近视治愈”等宣传用语。

专家指出,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儿童青少年可以通过科学用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方式预防、控制和减缓近视。家长一旦发现儿童青少年视力异常,应当及时带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矫正。

国家卫健委要求,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必须严格依法执业、依法经营,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记者白剑峰)

教育专家为你揭秘如何做一名中考状元的家长

让孩子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想必是所有家长们共同愿望,那么在孩子的求学之路上家长们到底该如何帮助孩子呢?小喜鹊为此走访了近百个状元家长,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状元及其家长到底有哪些我们要掌握的秘诀。
秘诀一:先学做人,后做学问。

秘诀一:先学做人,后做学问。
虽说成绩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都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家长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忽视了教育孩子怎样做人,那么这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家长每天叮嘱孩子好好用功,争取考高分。那么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只要成绩好,是不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也没那么重要。受邀采访的中考状元曾对家长最关心你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作答过,最后他们给出的答案非常的一致:父母最关心的是他们的做人。如果考试成绩不满意,父母不会进行责怪,但如果做人出现问题,父母会严厉批评他们。
秘诀二: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秘诀二: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小喜鹊发现,很多状元的家长其实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他们却能培养出来成绩优异的孩子,原因是他们教育孩子并不是讲大道理,而是以身作则。父母的文化水平高低并不是决定孩子成绩的必要因素,在我们采访过程中,有一位同学的爸爸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母亲不识字,但他们的勤劳、勇敢,和对待生活坚韧不拔的精神给了陈春仙很大的影响。也正是父母的这种人格力量一直鼓舞着她发奋图强、最终取得了中考状元的成绩。
秘诀三:学会和孩子做朋友。

秘诀三:学会和孩子做朋友。
为什么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有所影响呢?多数状元家长都没有打过了孩子,他们都很尊重孩子,并且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理解。甚至不会向孩子施加学习压力,但这并不是对孩子的放纵,而是在做好育人的前提下孩子们已经有了良好的性格和品质。他们既不对孩子的事情包办代替,也不对孩子的学习过分干涉。最后孩子们的成绩也确实没有让家长们失望,结果都非常的理想。
秘诀四: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秘诀四: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一件非常重要且需要坚持的事,无论是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都是如此。比如自己的家务自己做,每天写完作业自己检查等。并且这些习惯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这远远比逼迫孩子每天要被几本书刷多少题重要得多。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的一个关键,只有重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孩子们才会感觉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和累赘,而是一种乐趣。

一个家教悖论:成人“生病” 孩子“吃药”

金秋华与网瘾少年谈心。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章  正/摄

金秋华与网瘾少年谈心。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章  正/摄
金秋华与网瘾少年谈心。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章  正/摄
孩子为什么会过度依赖网络?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今年夏天,金秋华来到江西省南昌市的一家专门学校蹲点调研,担任该校的法制副校长,搬来折叠床,与孩子们吃住在一起。
金秋华是南昌市综治办一处副处长、主任科员。记者见到他时,他在和一名孩子谈心,孩子被家长送到学校的原因正是“网络成瘾”。
学校的200多个孩子,有网瘾的占大部分,他全部认识。这群孩子有什么特点?他的最大感受是极度麻木和极度敏感交织——对父母的劝告极度麻木,内心深处又是极度敏感。
孩子基本存在三类情况:大部分孩子的父母离异,另外一部分的孩子是隔代抚养,还有一小部分孩子家庭是“全”的,但父母教育出现了问题。
金秋华告诉记者:“这些孩子很聪明,如果放任自流,就会成为社会隐患;如果教育得当,就会拯救家庭,社会受益。”
麻将桌边教育孩子岂能有效
“家长当着孩子面吵架,孩子觉得不幸福,享受不到家庭的安全感,只能通过沉迷网络或者到外面寻求内心的平衡。”金秋华观察发现,孩子对家庭成员的关系极度敏感,一旦进入青春期,孩子的身心成长发生着巨大变化,家长却关注不到他们。
他发现的极端案例是,一些家长在麻将桌上教育孩子——父母沉迷于打麻将,却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甚至还言之凿凿“把自己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这样教育能成功吗?这是家庭教育的扭曲!”金秋华有些气愤。
他还观察到另一个怪现象,孩子教育遇到问题,很多家长第一反应——花钱解决。如果一家学校教育不管用,再换一家,把孩子推到新的学校。
“花钱买教育是一种普遍的心态。”金秋华发现,很多家长不会好好琢磨家庭出现了什么问题,反而认为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事实上,是家长“生病”,让孩子来“吃药”,一些家长对孩子缺少基本的关爱,学校的教育当然开不出包治百病的“药方”。
“生存与教育”折射社会问题
生存与教育,本来并不是一对矛盾,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只好二选一。有的农村家庭,年轻的父母生下孩子之后,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赚钱谋生。无奈选择的背后,付出的代价是留守儿童问题出现。
“父母只提供物质,不提供精神。”金秋华发现,这些接受隔代教育的留守儿童,并不缺少物质。
留守儿童问题什么时候会暴露?当一些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外出务工的父母回到孩子身边,遇到两大问题:一方面,他们不知道如何扮演父母角色和照顾孩子;另一方面,他们发现自己成长为父母的速度,已经跟不上孩子的成长速度。
这些“见过世面”的父母有着强烈的让孩子“向上流动”的愿望,迫切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父母自己的人生态度都没有定位好,却试图依靠孩子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所有的压力都由孩子来承担,这样公平吗?”金秋华感到很痛心。
建立家长强制教育成长制度
金秋华谈起自己的经历,孩子曾经也过度依赖网络,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他痛苦了5年。痛定思痛,他说之所以来到这所学校,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以弥补自己以前的教育之失。
“那段时间我还不懂孩子,总结自己教育孩子最大的错误就是放弃孩子的自我成长。后来和孩子约定,我努力工作,她努力学习,我首先做到了再来教育她。这样,我和孩子间才消除了矛盾。”金秋华深有体会,家长自己不成长,把一切压力都交给孩子,不出问题才怪。
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进行“矫治”,自己却拒绝成长,但实际上家长成长比孩子成长更重要,他得出结论。可悲的是,有的“网瘾”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好,回到家庭,环境没有发生变化,父母依然吵架,孩子为了逃避,还是被“逼”回到“网瘾”状态。
金秋华认为,如果改变所谓的“网瘾少年”,应该建立一种制度,让孩子接受教育的同时,家长也必须接受教育,学着做一名合格家长,把沉迷于网络的孩子,从原来的家庭环境中置换出来,让孩子不至于走老路。
“不妨建立起家长强制接受教育的制度。”金秋华说,让父母与“网瘾”孩子一起成长,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味指责网络游戏,没有意义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他很少谈论网络的负面作用。问及如何看待网络游戏,金秋华表示,网络游戏的特点就是把人性琢磨得很透彻,不断给玩家提供新的刺激,一些成年人都爱玩游戏,何况心智并不成熟的青少年?
“不能把青少年完全隔绝于网络之外,归根结底要做好家庭教育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金秋华直言,青少年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不可能完全断绝两者的联系。他提议在国家制度层面,让游戏企业建立起类似防沉迷系统,使之运营更加规范,织密青少年保护的网络。
一味对网络游戏指责,没有意义。不少孩子玩网络游戏,就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在他看来,如果不解决家庭问题,仅靠堵的方法,绝对行不通。
如何疏导?就要处理好家庭“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关系,比如孩子父母关系不和的背后,是社会离婚率增高的问题;父母唯分数论的背后,是对社会向上流动的焦虑;父母习惯花钱买教育的背后,是消费文化盛行……可以得出结论,这是成年人出现了问题。
他认为,从长远来看,一定要重视社会“大环境”对家庭“小环境”的影响,重新建构社会新的价值观,使之对家庭和青少年产生更多的正面作用,金秋华坦言,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河北衡水为家校群立新规:禁“拍马屁”式回复

近日,衡水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家校联系通讯软件使用与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家长不得对教师进行“拍马屁”式回复、通讯群不得做聊天使用、咨询应自行避开休息时间等一系列通讯群“新规矩”。
不得做聊天使用
家校联系通讯软件主要用于教师发布通知和家校信息交流沟通,不得发布与家校联系无关的信息、言论,更不得做聊天使用。
教师“规矩”
不得在通讯群中布置课后作业
教师可在群内发布本校本班教育教学活动以及与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教育信息等,相关信息应符合教育教学相关政策的规定;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应在学校当堂布置,不得在通讯群中布置课后作业,不得利用通讯群为学生添加课后作业。
不得公布成绩排名
教师不得在群内公布学生的成绩排名信息,不得发布学生的负面信息。
不得就个别学生问题进行讨论
教师发布的消息应具有普遍针对性,不得就个别学生的问题在群内进行讨论,如探讨个别学生的具体教育问题可与其家长电话沟通或当面协商。

家长“规矩”
咨询事宜避开休息时间
家长在群内向教师咨询有关事宜时,能够自行主动避开午间和夜间休息时间,以免影响群内其他成员,切实保障广大教师、家长的休息权利。
不得进行“拍马屁”式回复

家长对于教师发布的一般性通知,无疑问只回复“收到”,有疑问则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提问,不对教师进行“拍马屁”式的回复;在新年、中秋节、教师节等重大节日时家长委员会要向家长发放提醒函,防止家长借节日名义在群中或“小窗”内发红包出现变相向教师送礼之歪风。
家长有意见时这样解决
家长如对学校、教师有意见建议,采用“小窗”私聊方式直接联系相关教师,必要时可与教师协调好时间当面沟通,不在群内公开发布意见建议。
家长不在群中发布带有煽动性、过激性的言论。
教师不得与家长发生争执。当家长在群内出现负面情绪时,应予以耐心劝导疏解,并采取有效方式予以解决。
不得发布广告、拉票、求赞等信息
未经教育行政部门许可,家长不发布求助、慈善、募捐等活动信息,以及广告、推销、拉票、集赞等垃圾内容信息。
通知全文:
衡水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家校联系通讯软件使用与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发展局,滨湖新区管委会社会事务管理局,市直各普通高中学校、各幼儿园,市特殊教育学校:
为更好地发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家校联系通讯群的“纽带”、“桥梁”作用,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有序,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和家校良性互动打造优质、洁净、高效的网络交流平台,现就做好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家校联系通讯软件使用与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1、家校联系通讯软件是指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联系的网络通讯工具,包括但不限于QQ、微信、校讯通等软件,其使用与管理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网络信息管理规定。
2、家校联系通讯软件主要用于教师发布通知和家校信息交流沟通,不得发布与家校联系无关的信息、言论,更不得做聊天使用。
3、禁止通过家校联系通讯软件发布诋毁学校及师生家长形象的信息;严禁发布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文明、侮辱性的信息;严禁发布带有不良政治倾向的信息。
二、通讯软件使用范围
1、家校联系通讯软件的通讯群一般以班级为单位,成员主要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禁止无关人员加入。
2、群成员一律实施实名制管理。班主任命名规则:教师姓名(班主任);任课教师命名规则:教师姓名(学科);学生家长命名规则:学生姓名+爸爸/妈妈。
三、主体职责
(一)教师职责
1、通讯群由班主任担任群管理员,班主任为群第一责任人,负责群成员实名制、聊天监管、违规提醒处理等。
2、群管理员应定期检查核实群成员的家长身份,对无关人员应及时予以清退。
3、教师可在群内发布本校本班教育教学活动以及与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教育信息等,相关信息应符合教育教学相关政策的规定;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应在学校当堂布置,不得在通讯群中布置课后作业,不得利用通讯群为学生添加课后作业。
4、教师不得在群内公布学生的成绩排名信息,不得发布学生的负面信息。
5、教师发布的消息应具有普遍针对性,不得就个别学生的问题在群内进行讨论,如探讨个别学生的具体教育问题可与其家长电话沟通或当面协商。
6、教师不得与家长发生争执。当家长在群内出现负面情绪时,应予以耐心劝导疏解,并采取有效方式予以解决。
(二)家长委员会职责
家长委员会要积极倡导家长正确使用家校联系通讯软件:
1、未经群管理员同意,家长不擅自邀请他人入群。
2、家长不在群中发布带有煽动性、过激性的言论。
3、家长如对学校、教师有意见建议,采用“小窗”私聊方式直接联系相关教师,必要时可与教师协调好时间当面沟通,不在群内公开发布意见建议。
4、家长在群内向教师咨询有关事宜时,能够自行主动避开午间和夜间休息时间,以免影响群内其他成员,切实保障广大教师、家长的休息权利。
5、家长对于教师发布的一般性通知,无疑问只回复“收到”,有疑问则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提问,不对教师进行“拍马屁”式的回复;在新年、中秋节、教师节等重大节日时家长委员会要向家长发放提醒函,防止家长借节日名义在群中或“小窗”内发红包出现变相向教师送礼之歪风。
6、未经教育行政部门许可,家长不发布求助、慈善、募捐等活动信息,以及广告、推销、拉票、集赞等垃圾内容信息。
四、组织保障
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在校级管理层面安排专人负责各班级通讯群的综合管理协调工作,及时汇总各班级通讯群出现的问题及家长的诉求,及时向学校相关负责人汇报,对合理的诉求要积极采纳并尽快付诸实施。如群成员出现恶意攻击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等情况,或出现倾向性、危害性、敏感性问题时,管理员要于第一时间依法依规作出处置。
衡水市教育局

山东新规:严禁中小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日前,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9月27日,省教育厅公布了该条例。条例覆盖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高等学校全日制就读的受教育者。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我省在学校、家庭、学生等多个方面进行规定。颇为引人注意的是,《条例》中将在校课堂学习时长、运动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校外培训机构规定等写入,多方面保障学生体质健康。规定,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活动不少于一小时,严禁学生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小学在校课堂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该《条例》将从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

学生体质健康与政府政绩考核挂钩

《条例》中将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提高了高度,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将其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协调辖区内文化体育设施的开放和利用。

同时,对学校、家庭和学生提出了各自的责任。学校应当依法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履行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职责。家庭应当支持和保障学生参与体质健康促进活动。学生应当强化自立自强、热爱劳动、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意识,主动参与体质健康促进活动。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有关主管部门与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活动不少于一小时

《条例》规定,学校应当通过早操、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遇有极端天气、重污染天气,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减少或者停止室外体育活动,适当开展室内体育活动。要求学校不得削减或者挤占体育课时。中小学校应当每天上午统一安排三十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应当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

学校应当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学年对学生进行速度、耐力、柔韧度、爆发力等方面的测试,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并确保相关数据真实、完整、有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应当修满体育课程,并成绩合格。学校鼓励和引导学生掌握至少一项体育运动技能。

学校应当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并经常开展以班级、团体为单位的体育竞赛。学校应当制定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制度和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按照规定办理学生伤害事故校方责任保险,鼓励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办理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的,家长或者学生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学校。

严禁学生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条例》中还针对卫生和营养进行了详细规定,规定中小学校应当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他学校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中小学校不得削减或者挤占健康教育课时。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组织学生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建立学生体检档案。承担学生健康体检的机构在体检结束后,应当作出个体与群体健康评价,提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或者进一步检查的建议,并向学校反馈。中小学校对学生健康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告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配合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者防治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披露学生体检结果以及其他可能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

中小学校应当向学生传授科学用眼的知识和方法,组织在校学生每天至少开展两次视力保健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学生视力状况检测。中小学校、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阅读和书写姿势,引导、督促学生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保证学习、生活场所良好的照明条件,预防学生视力下降。

针对学生电子产品的使用,《条例》进行了严格规定。要求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发现学生将上述个人电子产品带入学校的,实行统一保管。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另外,《条例》还规定,禁止在中小学校内吸烟,禁止在高等学校建筑物内吸烟。学校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禁止吸烟标识。

小学在校课堂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成为目前社会的焦点话题,在《条例》中也对该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规定中小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每天在校课堂学习时间,小学不得超过六小时,中学不得超过八小时,布置的课后作业不得超出本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限定的作业量,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体育活动和休息睡眠时间。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条例》特别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其培训内容、进度、时限等事项,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同时还规定,中小学校应当每学期初公开课程设置,接受学生家长监督。针对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问题,《条例》特别规定,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和作息习惯,保障学生营养均衡、睡眠时间每天不少于八小时,促进其健康成长。

山东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体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社会力量提供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以及学生卫生与营养保障等专业服务。要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全年向学生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并在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假暑假期间延长开放时间。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开放收取费用的,应当每月定期在中小学生课余时间向学生免费开放。

化解“大班额”:搬迁教育局只是应急之策

 原标题:化解大班额 搬迁教育局只是应急之策

  据湖南省新化县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新化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6万多人,全县存在56人及以上大班额的班级1333个,占比37.14%;存在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的班级846个,占比23.57%。近日,新化县教育局整体搬迁至新化县农村公路局办公,这已是新化县教育局8年之内第二次搬迁办公楼。而这次的搬迁与县里持续上升的“大班额”现象密切相关,为了化解“大班额”,局里不得不腾出办公楼办学校。

  所谓“大班额”问题,说白了就是,生多校少。学校所承受的生源压力越来越大,进而呈现出学校每个班的人数剧增,超出额定人数的现象。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教学质量便会大打折扣。所以,“大班额”问题,便是当前教育一个疏解的重点。

  显然,新闻中湖南新化县,便处于“今年基本消除66人大班额”目标的一个现实攻坚期。在这个特殊节点上,该地教育局也算使出了浑身解数,还以搬迁教育局的方式,将办公室腾给学校当教室。这是应急之策,要解决根本问题,还需要治标治本。如果当地的教育资源供给不得到实质性转变,那别说搬迁两次教育局,就算搬迁10次,也无法治愈“大班额”背后的教育之痛。

  其实,导致“大班额”问题的原因很多,比如学校建设跟不上步伐、教育发展不均衡、招生计划不科学和盲目择校等。但其真正症结还是在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回到具体情境来说,还是应当在严谨规范的布局中,在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中,寻求优质教育资源的增加和合理分配。

  比如,对于新化教育局而言,面对大面积存在“大班额”的尴尬情况,寻求政府财政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模式,大力兴建学校是第一要义,过程中要尽力寻求师资和教育配套资源的及时到位,并保证其相应质量。另外,追求科学合理的招生,让生源分配更规范,从制度设计的层面规避教育资源利用不合理、不充分的问题。

家长挤破头为孩子报暑期培训班 究竟能学到啥?

新华社福州8月7日消息,一天4门学科,一天要上七八个小时的课,上6天休1天……正值暑假,“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与多地高温天气同样火热的是校外培训班,有的培训班在学校考试结束当天就开班了,名气大的培训班甚至想报报不上。

在国家大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情况下,暑期培训班为何依然火爆?在价格不菲的学费背后,到底哪些教学内容吸引着家长和学生?

有的家长抱怨“死活挤不进去”,有的学生一天上课七八个小时

记者近日在福州市榕城广场附近看到,“全科辅导班”“保分承诺班”“名师提高班”等标语遍布各楼层的墙壁,不出10米就有一个辅导班教室。记者走进一座大楼,10余个辅导机构占据了楼内绝大多数空间。尽管是暑假,早晨8点,大楼门口已有不少背着书包的学生。

“越是成绩好的孩子越是积极上补习班。”福州市民霍女士说,在中考结束当天,女儿补习班的QQ群名就由“中考冲刺班”变成了“新高一暑期班”,课程在中考结束5天后开始。一天4门学科,从早上8点上到下午6点,上6天休1天。她发现,群里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都选择连上四门。

在“福州家长帮”论坛上,一名家长抱怨,某补习机构名额太紧张,“死活挤不进去”。

火热的培训班给不少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福州那名公职人员说,孩子暑期一个月补习费用高达13000多元,而其家庭月工资总额也只有13000元左右。“压力特别大,但是不得不补。”他说,其他家长都在报班,学校也鼓励家长这样做。

在南京,记者日前在位于中山路的学而思华龙电子城教学点看到,该教学点租用了商场两层办公楼,有近80间教室,每间教室都坐满了学生。记者随机采访几位家长了解到,他们在暑假都给孩子报了多门课程,一天要上七八个小时的课。

南京刘女士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这个暑假她不仅给孩子在培训机构报了班,还与其他家长一起“团课”——请当地有名小学的在校老师私下补课。“一些品牌培训机构暑期班想报都报不上。”她说。

刘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报班明细账:语文2700元,数学3000多元,英语暑期+秋季班5000多元,篮球+体能训练2000多元,还报了一个在线一对一课程,70节课2万元,算下来总共花了近3.3万元。

严令之下依然普遍主打“提前学”,以“新”为名“升级换档”

今年2月份,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提出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行为,要求2018年底前完成集中整治。

但是,记者走访多家辅导机构发现,无论是市场知名度较高的大型教育机构还是普通培训班,普遍存在提前教学的情况。

福州一名培训机构老师介绍,暑期正是学生“升级换档”的季节,“小升初暑期班”“新初一”“新初三”等以“新”为名的培训班,成为市场上备受欢迎的课程。这类以“新”为名的课程内容普遍集中于下学期的课程。

一家名为“学有方”的培训机构为“新四年级”的学生提供五期暑期培训,在其提供的课表中有“植树问题”等超纲内容。在另一家机构提供的“新五年级”课表中,学习内容更是连跳两级,已经覆盖六年级语文、数学及新概念成人版英语。

记者调查发现,暑假报班低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南京潘女士的孩子将升小学二年级,暑期她给孩子报了“短期班小学一年级数学一升二新生衔接课”“暑期班小学二年级数学敏学班”等多个课程。潘女士告诉记者,身边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类似“一升二”“二升三”“三升四”等提前学课程,“家长都不想看到自家孩子在学校落后。”

除了“唯恐落后不得不补课”,记者调查还发现,培训班的提前教学之所以火爆,部分原因是一些学校对于即将上初一或者高一的学生通常进行分班考试,考试内容往往涉及尚未学习的初中或高中内容。不少家长表示,多地教育部门早就明令禁止通过分班考试划分快慢班,但多数学校的开学分班考依然在进行,导致家长不得不让孩子提前学。

“本来想着孩子中考后能好好放松一下,可是高中入学第一件事就是分班考试,考完了根据分数分实验班和普通班。不提前学怎么考出好成绩?”一名学生家长无奈地说。

加强监管,培训班应为学校教育补充

福州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暑期培训中存在的提前教学问题,市教育局通过听取汇报、量化考评、实地突击抽查等形式进行监督和治理。但实际工作中缺乏工商、消防等部门的配合,执法难度较大。而且还存在判定模糊的问题,有的机构虽然打出提前教学的幌子,但并未如实授课,仅仅是迎合家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需求而做的虚假宣传。在她看来,加强联合执法和制定明确的判定标准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此外,对于因一些学校的分班考试导致学生不得不提前学的问题,专家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严格监管,发现此类现象坚决查处

多位中学老师认为,现在不少培训班已经替代了学校教育,很多孩子不是去补习薄弱科目,而是在课外班全面接受某个科目的教学,一些大型的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编写的教材。不少课外培训班主要靠刷题、培训应试技巧以及增加学习时间来提分,短期内有些确实会提升考试分数,因此受到家长们的追捧。

苏州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大教育学院尹艳秋教授认为,学校以分数为主的评价制度给校外机构提供了市场。考试难度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质量又无法满足所有孩子,有的孩子“吃不饱”,有的孩子“吃不了”,不同需求的家长只好选择去报课外班。

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殷飞说,教育主管部门在培训班超纲教学、提前教学等问题的规范上应更细、更实,培训机构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仅仅成为主科应试教学的延伸。而治本之策则是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质量,构建真正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本文原题为《一天上七八个小时课,有的还报不上!如此火爆的暑期培训班教些啥?》)